当前位置:首页 >> 地矿文化 >> 职工文苑

再忆邯邢大会战

来源:作者: 王秀琴 发布时间:2021-11-04

 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,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 毛主席说:“一个粮食、一个钢铁,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事情也好办了,邯郸有5万万吨铁的蕴藏,很有希望搞一个大钢铁城”。1970年,在毛主席“9.24讲话”精神指引下,国家决定开发利用邯邢地区丰富的铁、煤资源,建设邯邢钢铁基地。

 舍小家 赴深山

 钢铁大上,勘探先行。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队员响应号召,抛家舍业奔赴邯邢地区,参加邯邢钢铁大会战。

 他们常年扎根野外,住在帐篷、简易木板房和民房里。在远离城市、交通不便、机械设备简陋、物资供应非常困难的情况下,迎难而上、奋勇拼搏,保质保量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,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。

 1970年春季,声势浩大的邯邢铁矿勘探会战拉开序幕。巍巍太行,钻塔林立,百里矿山,机声隆隆。那时的太行山麓邯邢地段,漫山遍野都是头戴安全帽、身穿工作服的钻探工人和肩背地质包、手拿地质锤的地质技术人员,他们在崎曲的山路上奔走穿梭,运送物资设备的汽车、毛驴车、马车来往不断,打破了往日山区的寂静。到了晚上,各勘探钻机灯火通明,好一派热火朝天的会战场面,令人难以忘怀。

战寒风 斗山洪

 会战开始以来,钻机工人争分夺秒,春节不停产,当时叫“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”。

 冬季施工中,最大的困难是大风和严寒。当时的10号钻机在山顶上打钻,孔深已达500多米。一天深夜,北风呼啸,风力高达10级,狂风直接撕裂了钻塔的塔衣,正在钻塔上面提钻的职工在没有塔衣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,凛冽的寒风吹得人站也站不稳,手脚都冻僵了。当班班长用大庆工人的豪言壮语“北风当电扇,大雪当炒面,天南地北来会战,干!干!干!”激励班组人员战狂风、斗严寒。天气太冷了,最多20分钟就得换人,大家争相上塔,谁也不肯落后。

 寒冬中,钻机取暖靠的是小油桶改制的煤火炉,由于机台内不能使用明火,只能放在机台外面。空旷的野外,这点热度真是小的可怜。职工轮班休息时,就围在火炉边,暖暖冻僵的双手。往往是胸前的工作服快要烤焦了,可后背还是冰凉的。那真是“火烤胸前暖、风吹后背寒”。如此极端的工作环境下,始终无人叫苦,大家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着。

 夏季施工中,暴雨、山洪时有发生。一天暴雨过后,山洪暴发,河道水位大涨,河水裹挟着山石汹涌而下,上下班的路被阻断,怎么办?

 地质队员没有被困难所吓倒,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!钻机机长周道兆同志沿着河道仔细查看水情,并亲自下河以试水流深浅。当班职工每人准备一根木棍,大家手挽手,相互搀扶着,在机长带领下,一起趟过齐腰深的河水,忍受着水中滚动石头撞击的疼痛摸索过河,又用同样的方法把下班的同志们接回来,保证了钻机的正常运转和任务的完成。这就是当时的地质队员,他们没有豪言壮语,有的是最朴实也是最伟大的“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”的革命精神,值得我们敬佩!

 勇拼搏 齐奉献

 参加会战的地质技术人员白天在施工现场取样编录,晚上回到居住的民房和帐篷中,在昏黄摇曳的灯光下整理资料、绘制图件、编写地质报告,直到深夜。当时没有电脑,所有的工作都是手工完成,真的是不容易啊!

 同样艰苦的还有测绘人员。

 邯邢会战的重心在内丘、隆尧、沙河、邢台四县。指挥部设在内丘县。张安北测区是较大的一个测区,在对马鞍山的测绘中,包括会计在内的队部人员全部出动,参加造标埋石工作。队员们眼镜盒中放雷管,腰缠导火索,挎包内放炸药和干粮,左边挎水壶,肩上扛洋镐,后背经纬仪,手里提着钢纤和大锤。同志们可以想象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!当时的他们,就是这样不怕艰苦、不怕困难、任劳任怨的去工作,没有放炮打眼的经验,他们就舍生忘死的去试验,没有人叫苦叫累叫怕。

 在四等三角测量中,测绘人员遇到了困难。测区离城市较近,工业设施多,大气污染严重,白天观测看不清远方的觇标,他们就想办法约好晚上观测,8点不行就9点。晚上,夜静下来,山村里的人们已进入梦乡,而我们的测绘人员身穿皮袄、手套、棉帽,在山头上燃起火堆,在寒风料峭中轻轻转动测绘仪,远方的另一个山头上,另一组测绘人员已捆好4至6个手电筒一齐打开,指示着觇标的位置。当时没有通讯工具,两个山头的队员没办法联系。队员们就一直等到天明,直到看不到对面山上有人了,这才下山回驻地。他们就是这样,在山顶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。

 人累瘦了,眼熬红了,但心情却是快乐的。那个年代的地质工作者平凡而伟大,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为地质事业奋斗着、拼搏着。贫瘠的是物质,富有的是精神。我称他们吃苦耐劳、勇于进取,努力拼搏、无私奉献,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为“地质精神”。

 创佳绩 铸辉煌

 1970年到1974年,河北地质系统在邯邢地区提交了涉及11种矿产的地质勘探报告20份,获得主要矿产储量为:铁矿石、铜及伴生铜(金属量)、黄铁矿、菱镁矿共计94693.7万吨。并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或可逐步转入勘探的铁矿产地8处。

 步履不停,耕耘不止。来到新世纪,2006年以来,随着勘探技术的提高,地质九队(时为地质十一队)通过深部找矿,发现了沙河市白涧铁矿这一亿吨级高品位铁矿产地。

 时光荏苒,岁月如梭。转眼间,邯邢大会战已过去半个世纪。如今,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空前强大,人民安居乐业、丰衣足食。地质队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。我们要感谢共产党、感谢新中国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我谨向老一辈地质工作者致以深深的敬意,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,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。谢谢你们,你们辛苦了!